蜜處理、日曬處理,水洗處理……您是否曾經看過咖啡包裝上標註的咖啡處理法,想知道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或者,也許更重要的是,哪一種處理法最適合您的味蕾?
咖啡加工的三種主要類型
傳統上,咖啡的加工方式主要有三種:水洗、日曬和蜜處理。當然還有其他選擇,但都比較少見,而且通常是特殊地區在地化的,例如印尼的濕剝法、印度的風漬處理。
水洗處理法咖啡
水洗法的咖啡只保留咖啡豆內在的原始風味,他們讓您品嚐咖啡豆本身的風味,而不是藉由外加條件來改善/改變/增加其風味的變化。
日曬和蜜處理加工的咖啡,藉由咖啡豆周圍的果肉發酵來增加咖啡豆的風味變化。但是,水洗的咖啡,風味幾乎100%依賴於咖啡豆在其生長週期中吸收了足夠的天然糖和營養。這意味著品種、土壤、天氣、成熟度與發酵等各項變數,對咖啡最終的風味影響是絕對關鍵的。
水洗的咖啡不只反映出種植咖啡豆的科學原理,也反映了農民是製作咖啡豆口味不可或缺的這一事實,很顯然的,原產國產地的環境條件對咖啡豆風味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也因為水洗處理法所加工的咖啡豆能夠真實反映出咖啡豆產地風味的真實特性, 所以在傳統精品咖啡的評鑑產地風味中,水洗處理始終是一種主流。
日曬處理法咖啡
日曬處理,也稱為乾式處理法,是源自衣索比亞的一種最原始的咖啡加工方法,它將果皮果肉都完整的留在豆子上來進行乾燥程序。儘管只需要較少的投資,但仍需要一定的氣候條件(日曬充足、不下雨),以確保能夠及時將咖啡果實乾燥脫水。
隨著各種可以更科學化控制乾燥過程的處理技術不斷發展,日曬處理已被認為是質量較低的方法,最大的詬病即是可能導致口味不一致,這種不一致通常是將未成熟的咖啡果實與成熟的果實混在一起的結果。
但是,許多咖啡玩家眼中卻認為日曬處理才是最能生產出最美味咖啡的方法,如果能夠實現一致性,那麼許多人認為日曬咖啡可以與水洗咖啡相提並論,除了清晰的產地風味外,還可以為咖啡豆提供一些更有趣的詮釋和特色。
其實,透過精心挑選和加工的日曬咖啡,可以帶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花果芳香,並為消費者提供驚人的甜味。許多日曬產品最終比起一般咖啡,更像是熱帶水果沙拉或水果蜜餞。而且,從水資源的浪費來看,日曬咖啡是最環保的。
蜜處理咖啡
雖然蜜處理的名稱實際上是來自加工過程中咖啡豆黏滑的果膠像蜂蜜,但 如果做得正確,經過蜜處理加工的咖啡,味道幾乎可以像有人將蜂蜜和紅糖放入您的咖啡杯中一樣。從許多方面來看,這種類型的咖啡都介於水洗咖啡和日曬咖啡之間:具有果味,但不像日曬咖啡那樣誇張。 它的酸度通常比水洗處理的咖啡更圓潤,具有強烈的甜味和復雜的口感。
通常,豆上殘留的果膠粘液越多,味道越甜。近年來,哥斯大黎加出現了以下子類別:白蜜、黃蜜、紅蜜、黑蜜處理,這反映了處理過程中,具體掌控咖啡味道和整體發酵程度上的能力有了驚人的進步,因為對粘膠的水平(影響咖啡的甜度和深度)進行了監視和控制,可以說是一個高度科學的過程。
生產者如何決定使用哪種工藝?
大多數咖啡生產商都希望能夠生產出利潤最高,口味最好的咖啡,但卻受到環境的限制(日曬條件、水資源、採收期間的天氣),與大多數食品相比,咖啡與其周圍環境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生產者通常會等著看有多少雨後再決定是否生產水洗的,如果下雨很多,很難進行良好的蜜處理的或日曬的咖啡自然加工,因為咖啡櫻桃會開始分裂、潮濕發霉;如果沒有下雨,那麼蜜處理加工或自然加工的條件就很好,因為糖不會被沖走。
實驗與創新:咖啡加工的未來
在過去傳統,生產國都偏愛一種特殊的工藝。 例如盧安達和中美洲大部分地區歷史上都使用水洗工藝,而巴西則傾向於蜜處理或日曬法。然而,隨著全世界對精品咖啡的需求,這種情況現在正在改變。 在環境和氣候因素允許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農民願意嘗試其他加工技術。 例如,在尼加拉瓜、瓜地馬拉 和盧安達,一些農場和合作社正在轉向日曬和蜜處理加工。 通過這樣做,他們可以創建新的,不同尋常的風味特徵,從而為其農作物增加價值。
另外,有些新式加工法正被研究與實驗中,他們跳脫了簡單地選擇一種加工方法的範圍:一些生產商正在嘗試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進行慢速發酵,而其他生產商則在尋找催化劑來加速發酵。 有些人也越來越關注其對環境的影響,並試圖在減少用水的同時加工咖啡。 新的機械和知識共享也有助於創建更多獨特的咖啡新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