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世界裡,酸質(acidity)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話題。有人愛它帶來的清新果香,有人卻覺得酸酸的口感有點「怪」。但其實,酸質是咖啡風味的靈魂之一,就像水果的清爽、醋的嗆鼻,甚至是酸奶的柔和。今天我們就用輕鬆的方式,來聊聊咖啡裡的酸質到底是什麼,還有它怎麼影響你手中的那杯咖啡!
酸,聽起來好像化學課本的東西,但其實它無處不在!檸檬、醋、酸奶,甚至你手上的咖啡,都有酸的影子。化學上,酸是pH值低於7的東西,pH越低,酸味越強。咖啡裡的酸更是多到數不清,據說有幾百種!不過別緊張,我們先來認識幾位咖啡裡的「酸界明星」:
檸檬酸,顧名思義,就是檸檬、柳丁這些柑橘水果的招牌酸。它在水果乾重中能占到8%,可見它有多「霸道」!在咖啡裡,檸檬酸帶來的是明亮、清爽的感覺,像是夏天的檸檬水,喝一口就讓人精神一振。如果你喝到一杯咖啡,覺得有種「柑橘系」的活潑感,八成是檸檬酸在作祟。
蘋果酸聽起來就像青蘋果的味道,對吧?沒錯,它的拉丁文「malum」就是蘋果的意思。這種酸常出現在還沒熟透的青蘋果、葡萄或奇異果裡,帶點微澀的清新感。在咖啡中,蘋果酸會讓你覺得像在咬一口脆生生的青蘋果,酸中帶點甜,特別青春洋溢。如果咖啡喝起來有種「未熟水果」的清爽,那多半是蘋果酸在發揮作用。
提到酒石酸,你可能會想到葡萄或紅酒,因為它在葡萄裡含量超高。釀酒時,酒石酸的鹽(酒石酸氫鉀)甚至會結晶出來,變成酒桶裡的小驚喜。這種酸的特點是喝下去會讓你「口水直流」,還帶點澀澀的餘韻,像是在吃酸酸的葡萄軟糖。咖啡裡的酒石酸不多,但它會讓口感更有層次,特別是那種回味的微澀感,讓人忍不住多喝一口。
乙酸,也就是醋酸,聽起來有點嚇人,但它可是咖啡裡的隱藏玩家。少量的乙酸能帶來像萊姆或香檳的銳利酸味,點亮整個風味;但如果太多,就會變成發酵過頭的酸臭味,像打翻了醋瓶子!當你喝到一杯咖啡,覺得有種「酒香」或微妙的刺激感,乙酸可能正在偷偷搗蛋。
好,現在你對咖啡裡的酸有點概念了,但你可能會問:「這跟我喝咖啡有啥關係?我只想知道好不好喝!」別急,酸質其實是決定咖啡好不好喝的關鍵之一。它不只是「酸不酸」的問題,而是影響咖啡的整體風味、層次感和爽口度。
當你看咖啡包裝上的杯測報告,總會看到一堆形容詞:檸檬酸、藍莓酸、奇異果香……這時候,你可能有兩種反應:
「騙人的吧!我喝不出來!」
「嗯,沒有我不愛的水果,買了!」
哈哈,這很正常!大部分人在沖咖啡時,早忘了那些花俏的風味描述,喝完也只剩下「好喝」或「不好喝」兩個字。沒關係,糊里糊塗也是一種享受!但如果你好奇,想更懂咖啡的酸質怎麼影響你的味蕾,那就繼續看下去~
酸質的形容詞聽起來很玄,但其實可以簡單想成一個「酸度等級」的概念。當杯測師說這杯咖啡有「柑橘酸度」,不是說它真的跟柳丁一樣,而是說它的酸味「像柳丁那樣明亮、清爽」。同理,「藍莓酸度」比「檸檬酸度」溫和,因為藍莓的酸味本來就比檸檬柔和。
試著用這個方式思考:
檸檬酸度:像檸檬或柳丁,酸得明亮、刺激,適合想提神的人。
藍莓酸度:溫和、圓潤,酸中帶點甜,像在吃新鮮藍莓。
蘋果酸度:清新、微澀,像咬一口青蘋果,帶點青春感。
酒石酸度:酸中帶澀,回味悠長,像在品嚐葡萄軟糖。
這樣一想,杯測報告是不是突然變得親切多了?下次喝咖啡時,試著閉上眼睛,感受一下那股酸味是「跳出來」的還是「溫柔地包圍你」,說不定會有新發現!
除了風味,酸質還跟咖啡的處理方式有關。比如:
水洗處理(Washed Process):通常酸質更乾淨、明亮,像檸檬或蘋果的清爽感。
自然日曬(Natural Process):酸質更甜、更濃郁,可能有藍莓或熱帶水果的感覺。
厭氧發酵(Anaerobic Fermentation):酸質可能更複雜,甚至帶點酒香或醋酸的刺激感。
另外,烘焙程度也會影響酸質。淺烘焙的咖啡保留更多酸質,喝起來像果汁;深烘焙則讓酸質變得溫和,焦糖或巧克力味更突出。所以,如果你不愛太酸的咖啡,可以試試中深烘的豆子!
這一張基本圖表,將普通水果與其相應的pH值對照。
您可能已經注意到,在特定pH值範圍內,某些水果即使其pH值相似(例如蘋果和橘子),但風味卻完全不同, 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蘋果和橘子,汁液中的主要酸是不同的。 青蘋果主要由蘋果酸組成,而橘子則充滿檸檬酸。
想像一支淺焙的衣索比亞日曬豆,沖煮後顯示其PH值為4.6,對應在PH表上是葡萄、桃子、李子等,你也會感受到嘴中留下的澀味,是酒石酸帶來的。 你就可以形容或定義這個咖啡具有“葡萄或櫻桃的酸質”,這個葡萄類的酸與日曬催發的發酵風味(醋酸)結合起來,還能帶給你類似葡萄酒一樣的酸度與風味。
最後,在了解這些酸質特色與比較級別後,我還是想再提醒,杯測報告畢竟是在極淺焙的條件下所測得的原始風味感受,那樣的烘焙度並非是消費者會喜歡的焙度,也非我們一般日常飲用的口感。為了提供給消費者更順口、利口、平衡的最佳總合風味與口感,烘焙師傅在烘焙時就必須做適當的烘焙度調整。最重要的兩個原因,一是藉由高溫分解這些酸質讓其轉為甜味與其他芳香物質,二是總不能讓足以酸到讓您皺眉頭的酸質餵到您口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