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杯測分數到底重不重要?咖啡老實說:分數是參考,你的舌頭才是老闆!
—— 咖啡就像談戀愛,評審說好不算數,你愛不愛才是重點
「這支咖啡杯測90分!世界冠軍豆!」
看到這種標語先冷靜!杯測分數就像「咖啡的考試成績單」,但問題是⋯
考試規則和你的日常習慣根本不一樣!
杯測怎麼玩?
→ 用「中淺焙」(比一般咖啡店淺)
→ 磨成「特定粗細」(跟你家磨豆機設定不同)
→ 用「固定水溫70度」喝(誰喝咖啡不吹涼?)
→ 5分鐘內要喝完(你平常會計時嗎?)
所以啊~杯測高分 ≠ 你沖出來好喝
就像「米其林大廚去你家廚房」也不見得能煮出你媽的味道啦!
答案很現實:物以稀為貴+行銷光環!
冠軍豆身價暴漲公式:
得獎 → 媒體狂報 → 咖啡迷瘋搶 → 莊園變網紅 → 明年豆子漲30%
隱藏真相:同一批豆子,評審喝90分,你沖可能剩85分(沖煮技術、水質、設備都不同啊)
小知識:COE冠軍生豆(不是烘焙後的熟豆唷)1公斤平均要價台幣2萬5,沖一杯手沖成本破千元⋯你喝的是咖啡還是鈔票味?
3步驟找到你的命定咖啡:
忘掉分數,先問自己:
☑️ 我喜歡水果酸甜感?還是巧克力濃郁感?
☑️ 早上喝需要提神?還是晚上喝要放鬆?
實戰測試:
→ 去咖啡館點「同一產區不同烘焙度」比較(例:衣索比亞淺焙vs中焙)
→ 用手機錄下喝到喜歡的咖啡風味描述(咖啡師講的話通常比杯測表好懂)
建立自己的紅黑榜:
❤️紅榜:水洗肯亞(像喝黑醋栗果汁)
🖤黑榜:曼特寧(藥草味讓我想到感冒藥)
分數不是聖經,是「咖啡濾鏡」
80-85分:安全牌!品質穩定,適合每天喝
(例:多數連鎖精品咖啡店用的豆子)
85+分:獵奇專用!可能有驚豔花果香,也可能喝不懂
(例:巴拿馬藝伎,有人喝到茉莉花,有人覺得像香水)
90+分:土豪玩具!喝的是身分地位,風味差異你可能喝不出來
小訣竅:買咖啡時問老闆:「這支豆子比較像果汁?奶茶?還是巧克力?」比問分數更有用!
偷學3招業內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看「處理法」比看分數重要:
→ 日曬=水果炸彈 / 水洗=清新茶感 / 蜜處理=甜感爆棚
產區海拔是甜度密碼:
→ 海拔越高(1500m+),酸甜越細緻(高山豆通常貴得有道理)
烘焙日期比冠軍頭銜實在:
→ 再厲害的冠軍豆,放超過一個月風味也掉一半
下次看到「杯測90分」的咖啡時,問自己:
「如果這杯咖啡沒貼分數,我會覺得它好喝嗎?」
記住:
咖啡像音樂,有人愛搖滾有人愛爵士
評審給滿分,不如你喝到時的那句「哇!這我的菜!」
(偷偷說:很多咖啡師自己日常喝的都是80分出頭的口糧豆,好喝不心疼才是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