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威 晨曦花語・維納斯藝妓
Malawi Misuku Mountain Venus Geisha Washed
馬拉威高原的第一道晨光,從您的咖啡杯開始綻放 🌸☕
Malawi Misuku Mountain Venus Geisha Washed
馬拉威高原的第一道晨光,從您的咖啡杯開始綻放 🌸☕
產 地: Malawi/Misuku Mountain
生 產 者: Mzuzu coop.
生豆品種: Geisha
烘 焙 度: ■■□□□
風味參考: 充滿花香,卻同時帶有橘子、檸檬和蜂蜜的果酸和甜味,口感乾淨輕柔,微酸不苦,充滿花果香氣富有層次,具有非洲豆特有的濃烈花香、果香、柑橘酸香風味,並微帶檸檬、茉莉花香及薑甜味。
這是一支以「晨霧花園」為意象的非洲藝妓,將經典藝妓的花香骨架與非洲風土的野性果酸巧妙調和。茉莉冷香與檸檬皮的清新穿透力,佐以蜂蜜與薑甜的溫潤尾韻,展現非洲藝妓少見的「優雅野性平衡」,適合追求「風味層次精緻化」的感官鑑賞家。
馬拉威米蘇庫山區(Misuku Mountain)的陡峭坡地與1,800-2,000公尺高海拔,創造出藝妓品種的獨特微型氣候。維納斯藝妓由Mzuzu合作社精製,採用「雙階段水洗工法」:
低溫發酵:咖啡櫻桃在12°C環境發酵48小時,保留柑橘類精油香氣
山泉沖洗:以米蘇庫山脈雪水反覆沖洗,去除果膠同時注入礦物感
遮蔭乾燥:於非洲高架床緩慢乾燥21天,鎖定薑汁蜂蜜的隱性甜感
此地藝妓突破巴拿馬與衣索比亞的框架,在非洲紅土中發展出茉莉與野薑花的複合香氣,AA+等級僅保留17目以上、瑕疵率低於1%的「花香標本」,每顆豆子皆是晨霧與陽光的風味結晶。
若你想體驗「藝妓的非洲變異體」,這支豆子會是絕佳媒介:
風味如晨曦光譜:入口是椪柑汁與檸檬草的鮮活酸質,中段浮現接骨木花蜜的絲滑甜感,尾韻竟跳出嫩薑汁的溫熱辛香,層次跨度如非洲草原的日夜溫差
沖煮的調香師體驗:淺焙下容許85-95°C極端水溫實驗,V60快沖可得果汁透亮感,虹吸壺慢萃則釋放乾燥玫瑰花瓣香氣
✅ 適合
藝妓品種獵人:欲收藏非洲藝妓稀有標本的狂熱份子
花果香控:能辨識茉莉、野薑花與接骨木花差異的感官派
創意搭餐者:搭配檸檬馬卡龍或薑汁蜂蜜蛋糕的實驗場景
❌ 不適合
深焙巧克力調忠實派:期待濃郁可可韻與厚重Body的傳統主義者
厭惡複雜度者:偏好單一風味直球攻擊的極簡主義者
淺焙|預設烘焙度
突顯茉莉花茶香與青檸酸質,蜂蜜甜感如荔枝蜜透亮,尾韻帶嫩薑汁的溫熱觸感
推薦用蛋糕濾杯+90°C水溫三段注水,粉水比1:17延展花果層次
淺中焙|蜜感覺醒模式
發展糖漬橙皮香氣與野薑花蜜甜,酸質轉為金桔汁圓潤度,Body如絲絨奶茶滑順
適合愛樂壓正壓慢萃20秒,兌入冰塊打造「花果冰沙咖啡」
非洲藝妓的晨光詩篇
這支豆子像米蘇庫山脈的晨間儀式——藝妓基因是禱告詞,雙階段水洗是祝聖儀式,而非洲紅土則是祭壇。當多數藝妓在莊園溫室中被馴養,它選擇在馬拉威的陡坡上野性綻放,用茉莉冷香對抗炎熱,以薑汁甜感擁抱晨露。無論是搭配英式早茶的手沖時光,或佐白乳酪的冰滴午後,它都能以「雅中藏野,細中帶勁」的姿態,成為咖啡櫃裡那包「想來杯不一樣的藝妓」時的覺醒選擇。
馬拉威是非洲東南部一個面積不大的國家,也是個不臨海的內陸國家,其咖啡多栽種在北部高原區,但產量並不大。 不過雖然不臨海,由地圖上可看到在它的東北邊有一個非常大的湖,那是馬拉威湖,也是馬拉威與鄰國分隔的天然疆界。
19世紀70年代,最早的咖啡是由傳教士帶到今天南部地區的布蘭太爾(Blantyre)種植。
1891年,當時的首都佐巴(Zomba)第一次種植了來自英國皇家植物園的咖啡品種尼亞薩(nyasa)
20世紀50年代,第一批小農合作社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當時,英國政府向小型種植者提供咖啡樹苗。。
1957年米蘇庫(Misuku)咖啡種植者合作聯盟的成立,通過坦尚尼亞的莫希(Moshi)出口咖啡。
1964年的獨立後,合作社漸漸消失。農業發展營銷公司(ADMARC)得到發展,然而農業發展營銷公司(ADMARC)卻以較低的價格收購小農咖啡,從而賺取大部分利潤。
1971年農業部門成立小農咖啡管理局(SCA),負責向馬拉威北部的小土地所有者提供服務和貸款。
999年,在償還相當於10萬美元的債務後,SCA被私有化並轉變為咖啡農信託基金(SCFT)。
2007年,咖啡農信託基金(SCFT)轉變為姆祖祖(Mzuzu)咖啡種植者合作社聯盟(MZCPCU)。
—咖啡生產————
生產區域
種植分布在馬拉威北部的奇蒂帕(Chitipa)、倫比(Rumphi)、恩卡塔灣(Nkhata Bay)、姆津巴(Mzimba);中部地區的恩奇斯(Ntchisi)、代扎(Dedza)和恩徹烏(Ntcheu);南部地區蒂約羅(Thyolo)、姆蘭傑(Mulanje)、松巴(Zomba)、曼戈切(Mangochi)。
生長海拔
種植海拔在900-2500米,北部和中部地區種植海拔1200-2500米,南部地區900-1200米。
咖啡品種
馬拉威種植的所有咖啡都是阿拉比卡咖啡,目前主要有藝妓(GEISHA)、阿加(AGARO)、蒙多諾沃(Mundonovo)、卡杜拉(Cattura)、卡杜艾(Catuai (Yellow))、SL28、K7、魯依魯11(Ruiru 11)、卡蒂姆129(Catimor129)、尼卡(NYIKA )等,其中卡蒂姆129(Catimor129)、尼卡(NYIKA )都屬於卡蒂姆系列。其種植大部分為卡蒂姆系列品種。
近年來,生產商一直被鼓勵培育更高價值的Gesha和SL28品種,這些品種可以產生更大的回報。
生產系統
現在的馬拉威和世界上其他大部分產區一樣,分為兩種種植模式,一種為莊園種植,一種則是小農種植。馬拉威小農種植主要位於北方,而莊園種植位於南方。馬拉威產量莊園貢獻了80%而小農只有20%。)
咖啡產季
4月-10月。
咖啡加工
由於經濟蕭條和落後且咖啡不是馬拉威的主要農產品,在馬拉威沒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因此一般採用的就是傳統的日曬和水洗法。
咖啡分級
馬拉威沒有統一的分級標準,其分級可參考肯亞咖啡分級系統。
外觀與風味
中等酸度和體質感,甜美乾淨,檸檬、酸橙酸,牛奶巧克力餘韻,帶有梅果、肉質水果和茶風味,附帶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