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 薇拉·聖瑪利亞 紅寶石 [水洗]
Colombia North Huila Santa María Washed Castill
每一口都像輕撫過安地斯山脈的晨霧,無論您偏愛手沖的透亮酸香,或沉迷於拿鐵的烤杏仁餘韻,這支豆子都會以高山淨土般的風味,為您的日常注入一道光。
Colombia North Huila Santa María Washed Castill
每一口都像輕撫過安地斯山脈的晨霧,無論您偏愛手沖的透亮酸香,或沉迷於拿鐵的烤杏仁餘韻,這支豆子都會以高山淨土般的風味,為您的日常注入一道光。
產 地: Colombia / North Huila
生 產 者: Santa María
海拔:1750 - 2200 m
生豆品種: Castillo、Colombia
烘 焙 度: ■■■
風味參考: 青蘋果、紅葡萄、橘皮、紅糖、烤杏仁
這是一支非常「經典」且「均衡」的哥倫比亞水洗咖啡。它展現了高海拔哥倫比亞豆應有的所有優點:乾淨的酸質、飽滿的Body和清晰的甜感。風味上呈現了多樣貌的"百搭款"風格,從淺焙「青蘋果、柑橘」的活潑酸香、中焙「紅葡萄、紅糖」的成熟甜味,到深焙表現「烤杏仁」的溫潤尾韻,允許在烘焙上隨心所欲的雕塑以滿足客倌們的不同喜好。
這支豆子來自哥倫比亞最負盛名的薇拉(Huila) 產區,由當地的聖瑪利亞(Santa María) 莊園生產。該莊園位於海拔高達1750至2200公尺的山區,巨大的日夜溫差讓咖啡果實得以緩慢成熟,累積更豐富的風味物質。豆種採用了哥倫比亞最具代表性的Castillo 和 Colombia 品種,這兩種混種兼具了優良的抗病性與出色的杯測風味。採收後的咖啡櫻桃經過嚴格的傳統水洗處理,確保了風味的純淨與穩定。
無可挑剔的均衡感:這不是一支追求極端風味的豆子,它的酸、甜、苦、Body達成了絕妙的平衡,無論是咖啡新手還是老饕都能欣賞它的美。
清晰的風味層次:你可以很容易地感知到從水果酸香到糖類甜感,再到堅果尾韻的風味變化,沖煮體驗非常有樂趣。
高品質的保證:「薇拉產區」、「聖瑪利亞莊園」、「水洗處理」這三個要素結合,本身就是一杯品質穩定可靠好咖啡保證。
✅ 適合
喜歡均衡、乾淨風味,厭惡發酵雜味的消費者。
尋找一支全天候皆宜的「口糧豆」,無論是早晨提神還是午後搭配點心都非常合適。
欣賞哥倫比亞咖啡經典風味(堅果、巧克力、柔和酸質)但又想體驗更細緻水果甜感的人。
❌ 不適合
追求爆炸性水果風味或特殊發酵處理法帶來強烈刺激的愛好者。
exclusively(只)喜歡極淺烘焙、極高酸度、茶感體質咖啡的人。
淺中焙|預設烘焙度
這是我們認為最能表現其平衡美的烘焙度。能同時展現「青蘋果、橘皮」的明亮感,並讓「紅糖、烤杏仁」的香氣與甜感得到充分發展,Body飽滿紮實,口感順滑。
中焙|
加深烘焙後,其酸度會變得更加柔和,甜感會更偏向黑糖風味,「烤杏仁」的堅果調性會轉為更濃郁的「烤榛果」甚至「黑巧克力」韻調,Body極其厚重,非常適合製作奶咖或偏好濃郁口感的飲用者。
高海拔的務實主義
「薇拉·聖瑪利亞 紅寶石」是一款體現了哥倫比亞咖啡高水準的優質產品。它或許不會讓您感到驚嚇,但絕對會帶來滿滿的愉悅與滿足。其經典的風味譜和極高的易飲性,使它成為咖啡桌上最可靠、最受歡迎的選擇之一。如果您在尋找一支能代表哥倫比亞精品咖啡水準的標準答案,這支豆子就是那個強有力的候選者。
哥倫比亞的咖啡產區分成商用豆和精品豆,商用咖啡豆多半是大型企業化的咖啡農,產區集中在哥倫比亞的中部和北部。其中知名的是「MAM」三大產區,分別為麥德林(Medellín)、安美尼亞(Armenia)、曼尼札雷(Manizales),主要風味就是眾所熟悉的中美洲風味,果酸感強。而東北部的桑坦迪省(Santander)產出的布卡拉曼卡(Bucaramanga),可能是因海拔較低的關係,反而是以酸度低,苦香感重而知名,有點類似印尼的曼特寧。
精品咖啡豆的產區則是以南部為主,由於海達約在 1500 公尺以上,又有著許多的火山,因此造就不少知名精品產區,該區咖啡主要風味為莓果香氣,帶著精緻的焦糖香氣和果酸香,甜味明顯!產區包括考卡省(Cauca)、薇拉省(Huila)、梅塔省(Meta)、托利馬省(Tolima)、娜玲瓏省(Nariño)等等。
Castillo,是2005年由哥倫比亞咖啡研究機構基於增強植株抗病性開發的咖啡品種。目前是哥倫比亞的主要栽培品種。
Castillo是Timor和caturra經五代雜交選育的成果。
Timor是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自然雜交的成果。Caturra是波旁種自然突變的結果。
Timor植株高大,抗葉銹病。Caturra植株矮小,收穫量高於鐵皮卡和波旁,良好繼承了波旁的優質風味,植株間距小,單位面積植株更密集。易感染葉銹病。
Castillo繼承了caturra的矮小植株和高收穫量,同時繼承了Timor的抗葉銹病基因。
Castillo是cenicafe追求抗病品種的研發結果。
上世紀後五十年,caturra逐漸取代哥倫比亞的古老咖啡品種,成為哥倫比亞的主要栽培品種,1982年,咖啡研究中心發布Colombia種,1983年,哥倫比亞首次發現葉銹病,具有抗病性能的哥倫比亞種得以推廣。
2005年,在Colombia種的研究基礎上,cenicafe推出了castillo種,FNC大力支持新品應用,通過一攬子的農業和金融政策來推廣新品的種植。僅僅經過十年,至2015年已有文章指出,catillo已經佔據了哥倫比亞所有咖啡種植面積的40%。其中,2008-2010年的葉銹病風波也對castillo的普及推波助瀾。
Castillo的大力推廣,一度在咖啡農和烘焙業者之間引起巨大爭議,爭論的焦點常常是新品castillo的羅布斯塔基因,以及與caturra相比,二者的杯中表現。
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世界知名咖啡組織及研究機構,協同知名咖啡企業就castillo與caturra的杯測表現進行了一次感官測試。分析對像是哥倫比亞納里尼奧地區的25個農場,所提供的castillo和caturra。至於測試的結果,概括來說,castillo的杯中表現良好。